什么是真正的平安——尼克·胡哲谈信心、盼望和爱(附视频)

这篇文章写于2009年,当时Nick来北京演讲,他幽默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他的信仰给了他力量,让他有了信心和盼望,也感受到了爱。知道Nick的故事是在好多年以前,去年看到他的一段录像。看到他生命中的恩典,他的挣扎,还有他永不放弃希望,我一边看,一边流着眼泪。这次他来北京,我们抓住机会采访了他。在他的讲述中,你一点都看不到悲哀,相反你感到面对的是一个阳光男孩,不仅感到温暖,更是感到一股力量在真实地传递给你。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最残缺的人生不是身体上的残疾,而是没有盼望的人生。 震惊:妈妈生下没手没脚的我“医学上没法给出任何解释,我出生时就是这样。”Nick说话时,总是带着微笑。这个澳大利亚青年用友好热情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Nick的父亲是教会牧师,母亲是护士,很清楚怀孕期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况且,父母家族从没有这样的先天性缺陷遗传史。不管接受与否,上帝在这个普通的家庭安排了这样的孩子。“在我出生后的4个月里,我的父母非常震惊、痛苦、不知所措。那种心情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他们经常以泪洗面。”“生下来是这个样子,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悲剧。”Nick曾这样评价自己。后来,Nick又有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很正常。尽量父母有很多的疑问,但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震惊过后,上帝的平安充满Nick父母的心。他们认识到,Nick被造成这个样子一定有特别的计划与目的。“他们在我出生后4个月把我接回家,像接纳其他孩子一样接纳了我,把我当正常孩子一样抚养,竭尽全力照料我。”说到这里,Nick又露出他阳光般的微笑。我活着,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一度非常愤怒,为什么我是这个样子?我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坐在旁边的Nick像老朋友一样把曾经的不解和抱怨倾诉出来,既而充满感恩地说:“我非常感恩,我有一个爱我、接纳我的家庭。如果不是他们,我走不到今天。我的父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是支持我,帮助我。“他们告诉我,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你受造奇妙可畏。但我想,我没胳膊没腿的,我生命中难道还有什么指望。但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能克服心里的恐惧。你知道我心里有许多恐惧:我将来怎么办,这个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生命就是如此,问题永远多于答案。但在父母的教导下,我渐渐知道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但事情并不会那么顺利,Nick在家里被父母接纳,但在上学的过程中又遭到许多孩子的嘲笑。在一所普通的学校里,全校就只有Nick一个人没胳膊没腿。“那时我感到孤单无助,生命没有意义,没有盼望。有时我从学校哭着回来,父母就安慰我,鼓励我,说没关系,只要你不断努力,就可以做你最好的自己。”Nick生命中的最低潮是在8岁那年。“当时我想自杀,因为我看不到前面有任何希望。我从未想到还能找到一份工作,从未想过我会结婚(尼克于2012年结婚,现育有两子)。即使结了婚,我也无法拉着我太太的手。我不能在婚宴中和我的新娘跳舞。当我们有了孩子,他哭的时候我怎么拥抱他们呢?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感恩:如果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你能成就什么“当我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父母告诉我:凡事感恩。无论你有什么,没有什么,都要感恩。如果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你能成就什么。不断尝试,如果失败了,不怕,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他们没有把我当成残疾人,而是当成正常孩子,帮助我不断尝试各种事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写作、游泳、钓鱼、打高尔夫球等。两个月前我去冲浪。”Nick没有腿,却走遍了大半个地球。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因他的演讲而获得了无穷的力量。这要归功于Nick奇妙的“鸡腿”。“我有一条鼓槌一样的‘鸡腿’,我说是‘鸡腿’,因为样子确实很像,而且我的狗也把它当成‘鸡腿’。它经常想过来咬一口,我必须踢它的脑袋把它赶走。”Nick说着,笑着伸了伸他的“鸡腿”,很灵活的样子。“很奇妙的是,用这条‘鸡腿’,我可以操作电脑,我可以打字,每分钟打43个单词,靠着上苍的恩典,我完成了会计和财务计划两个学位,可以到处走动,调节轮椅的高度。在家里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别人。靠着信心,我心里充满力量,确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是宝贝,父母把我当正常人“我的父母告诉我:我怎样看自己,别人就怎样看我。如果我觉得自己很可怜,别人也会觉得我很可怜。我把自己看成正常人,别人也把我看成正常人。”说这些话的时候,Nick自信而坦然。“我的父母告诉别人,就把我当成一个普通孩子对待,任何地方都不要有特殊和偏爱。我父母对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一样,一视同仁。因此,我觉得和大家一样。父母的接纳告诉我:永远不要放弃。当我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感到泄气时,是他们鼓励了我。现在我也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宝贝,有着独一无二而又极其宝贵的价值。父母的任务就是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生命价值。”靠着信心,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通过信心,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喜欢现在的工作。”Nick对信心的理解是:信心(Faith)就是内心完全的确信(fullassurance in theheart)。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借着信心,Nick找到了真理,明白了自己是谁,为什么降生以及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我感到我的生命很有价值。我知道我是被爱的,我也可以去爱别人。靠着信心,我可以完成我的梦想,这给我带来生命的盼望。有了这样的盼望,生活中许多坏事会变成好事,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为叫我们得益处。”Nick用自己的生命历程传递真理和生命的力量,用富有魅力的演讲激励了世界各地的人。目前,Nick已经在十几个国家演讲,横越了非洲和东南亚。他的人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宣告:如果在他这样的境况下都能充满盼望,那么你也能。他要告诉大家的信息就是:不要怕,只要充满信心地过每一天。Nick谈无条件接纳在我们生命中谁都想听到两件事:一是有人爱我们,二是一切都会好起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安全感和信心是通过父母获得的。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也永无止息。当我领受到父母这样的爱,心中就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去面对我的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人的价值不是由他的外表、表现或能力决定的。我虽然生来这个样子,但我父母像接纳其他孩子一样接纳我,没有任何区别。一个3岁的孩子就算画得再好,他的画也卖不了1000美元;如果一位名画家画了一幅画,就算弄得皱皱巴巴的,也价值不菲。为什么?关键不在于画本身,而是画画的人。创造天地万物的造物主创造了我,他是不会出错的,每一个受造物都有其美好的旨意。在无条件的爱里是没有恐惧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恐惧,担心没有人爱我们,担心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恐惧(fear)的含义是“看似真实的虚假证据”(false evidence appearing real)。如果我失败了,就没有人爱我了,该怎么办?但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你的外在成功,而是你内在的价值。如果用外在的成功来衡量,那么我是一个失败者。但你看我所做的事情,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认为我很成功。我们不应该限制人们在他们生命中能够成就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了勇气,他就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你们在长城采访我,但我们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道恐惧的长城。我们需要征服这道恐惧长城。爱就是征服恐惧的有力武器。心中有了爱,我就敢于去尝试。不怕失败。如果失败了,没什么了不起,再尝试一次就是了,用不着担心。这就是真正的成功。在爱的沃土里,生命的种子自然会发芽、生长。我的父母教导我,让我明白了这个真理。所有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也不太看重属世的东西。许多青少年希望自己更苗条一些、长得更高些、人更聪明一些,体育运动更好一些,显得更“酷”一些。你可以拥有这一切,但并不意味着你幸福。因为这些都是非常短暂的。我找到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所以我很快乐。当你的生命有了目标,有了意义,即使是受苦,也是有意义的。世上最大的恩赐是爱。如果你没有爱,即使拥有世界上的一切,也没有意义。我从我的父母、家人、朋友那里找到了真爱,他们无论我怎样都无条件地接纳我。如果没有这样的盼望与力量,我是没法继续走下去的。人物简介:2003年,胡哲大学毕业。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标》。同年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2008-2009年间胡哲两次来到中国各所高校举行演讲。2010年出版自传式书籍《人生不设限》。2011年做客香港凤凰卫视电视谈话性节目《鲁豫有约》。2013年5月14日开启东南亚巡回演讲。2014年出版书籍《坚强站立:你能战胜欺凌》。尼克·胡哲于2012年2月12日与日本女友宫原佳苗结婚。2013年2月14日,胡哲的大儿子清志·詹姆斯·胡哲出生。2015年8月7日,小儿子Dejan(德扬)顺利出生。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平安——尼克·胡哲谈信心、盼望和爱(附视频)continue reading →

如何养一个有异象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有异象。他们迫切渴望有目标。有异象的孩子不会落入平庸的陷阱。因为有些目标是他想要追求的。他拥有不断激励他的理想和目标。有内化的目标和想要成为何种人的清楚异象,他就充满动力地追求他的理想。 你曾否与配偶商量,当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你期望孩子发展出什么品性和技能?你曾将你对孩子的计划与期待告诉孩子吗?你曾评估你的策略和计划吗?你有否以身作则,让孩子效法你的价值观? 射出的箭圣经上说,儿女是上帝所赐的产业,我们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请留意,孩子不是咒诅,而是赏赐。他们被视为是打仗时协助我们的产业。假使孩子像箭,他们就必须按着正确的方向被瞄准,然后─朝着我们列出的“目标”——射出去。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有太多孩子,未将箭头指向个人的责任和同情心,现在我们已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些孩子开枪射杀其他的孩子,他们就像毫无目标,随意乱射的箭一般。没有目标的箭,是充满危险性的。一位漫无目标的孩子也是具有危险性的。就我所知,我们的孩子在方向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类是未被瞄准目标的问题,另一类却是瞄准了目标,却未被发射出去的问题。身为父母——射手,我们要瞄准公义和智慧的靶心,借着拉满弓而制造张力,然后,放手一射。没有放手射出,就像是没有瞄准目标一般,带来失败的结局:射不中目标。了解你的目标。瞄准。往后拉——制造张力。任箭射出。放手。若是孩子作出愚蠢的决定,怎么办?放手。若是达不到目标那么远,怎么办?放手。若是一阵强风将他们吹离轨道,怎么办?放手。假如目标偏离了,怎么办?放手。我们教养并非把箭藏在箭袋里,而是拿出来用,亦即把箭射出去。没错,有上百种情形会出状况(你已对其中大多数问题担心不已了),但你必须放手。你不能跟着箭一路跑,想要保持接触以及借着快速触摸或吹气,来重新调整方向。当箭在飞时,你必须放手。 发展孩子的异象有一句宝贵箴言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一位有经验的弓箭手会将箭抽出箭袋,仔细地检视箭杆,留意它的质地和独特的木纹特性。他会把箭放在弓上,按着风速和目标的远近,作出调整。针对每枝箭,他会按照不同的差异,来摆放位置。某枝箭需要把箭头瞄高些,另一枝箭却需要瞄低些。假使有北风吹来,弓箭手就会将箭稍微弯曲,才放在弓上。他会把箭瞄准靶心。一位老练的弓箭手研究每枝箭之间的差异,留意风向,为每枝箭作出调整,这样他就能够射中靶心。老练的父母也是如此。正确的方向或“当行的道”并不表示一条规定好的路,好比“要不按我说的做,要不滚蛋”。它并非一条公式,只要照着行,就会制造出完美的孩子。许多父母把焦点放在他们射箭的技术上,以为只要他们坚持到底,按照“对的路”走,就可以达致成功。他们专注于拉开弓弦,却忘记了看清楚他们的目标。一直想要以“对的路”来教养的父母,若他们的孩子转离跑道时,就会感到挫折绝望。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射手未曾考虑到箭本身的自然倾向或环境的风向(文化)。他们只留意弓而非箭,亦非目标。想想如何用你的目标来发展孩子里面的异象。使用它将一个美好的未来传递给孩子。这是你与家庭共享的一个传递异象的工具。此外,你也可以将它与家庭的核心价值和使命宣言一起使用。当我们瞻望孩子的未来时,我们要将焦点集中在我们可以影响的事上,而对于我们所不能影响的事则可以松手。我们不能(也不应)计划他们从事什么行业,或决定他们结婚的对象,或是结不结婚。我们不能计划他们住到我们附近,或参加什么聚会。但是,我们可以作为榜样,来显示出我们重视的是什么,也训练他们将来所需要的技能。你重视什么?你的孩子认为你看重什么?不消多久时间,日常生活的真相就会显明出来。假使你从来没有清楚地把价值宣示出来,你的孩子可能以为,你最看重的事就是享受安逸、累积财富、拥有乖孩子和美好的名声。这些并不是坏事。只是它们并不能在我们孩子的心思和意念中激发出异象。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有异象。他们迫切渴望有目标。有异象的孩子不会落入平庸的陷阱。因为有些目标是他想要追求的。他拥有不断激励他的理想和目标。有内化的目标和想要成为何种人的清楚异象,他就充满动力地追求他的理想。孩子最关键的动机异象孕育出动机。孩子最关键的动机可以浓缩为三个英文字(AIM)。 冒险(Adventure)。追寻历险的家庭,可以去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城镇体验不同的文化。他们可以报名在流浪者收容所或危机怀孕中心服务。一个加入历险的家庭,会承担衡量过的风险,晓得这样做会带来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亲密(Intimacy)。我们的孩子渴慕亲密的关系。他们希望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团体中的一员。他们渴望认识人,也渴望被认识。一个家庭若是了解亲密性的重要,就会在家庭和朋友圈中,示范出忠诚的友谊。他们会找时间彼此相聚。父母借着忠于一个小群体和长久不变的情谊来示范出亲密性。我们可以传递给孩子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不论顺境、逆境,都维持友谊不变的能力。意义(Meaning)。我们的孩子殷切地寻求意义。他们想知道为何生存在世上、他们是谁以及他们能作出什么贡献。了解人生意义的家庭致力实现家庭的使命宣言。他们依照核心价值来运作,也公开地讨论如何使行为合乎那些价值。有意义的家庭可以与文化中流行的虚无主义和厌世主义抗衡。他们晓得清晰的异象带来人生的目的和方向。 你有协助孩子培养异象吗?你有致力发展他的AIM吗?你有什么计划可以满足他追寻历险的经验?你如何协助他建立健康的、有意义的亲密关系?而你会做什么让他清楚人生的意义呢? 使命和帮助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使命,也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管家。我们的工作具有永恒的价值。当你十三岁的孩子为青春痘、体毛和脚的尺寸烦恼,就要帮助他了解,他的受造奇妙可畏。他正在成长的阶段。当你九岁的孩子在舞蹈课上并没有显得特别出色,帮助她了解,就算这件事令人失望和忧伤,但却不是无可救药。她的一生被赋予奇妙计划,即使遭遇困难和失望。而当你七岁的孩子因最年幼而感到被冷落一旁,就帮助他见到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贡献,也帮助他找到可以为这个家庭出力的独特能力。他可以是“全家最佳洗狗员”或制作“最美味微波炉芝士通心粉”的小厨师。给你的孩子清楚的异象,使他的人生有奋斗的目标。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如何养一个有异象的孩子continue reading →

男孩成长,父亲一定不能缺位

      现代生活中充满着“40秒父亲”,英美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父亲与子女之间沟通所花的时间为平均每天40秒。另外,还有非常多单亲家庭的男孩,他们更少机会近距离模仿男人举手投足的样子和男人的思维习惯。     “一个男孩和一个好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就永远不会走上邪路。”   “没有哪个男人比一个蹲下来帮助男孩的男人更高大。”   父亲对于男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无论其影响是好还是坏。父亲对于男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中国父母大多认为养儿育女是母亲的事,“男主外,女主内”,说的就是这种模式。   美国家庭教育权威杜布森告诉我们,男孩的情感形成与男孩对于父亲的依赖方式之间有着重要联系,而这是人们最近才开始认识到的。   在成年之前,有两个时期,男孩的心灵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尤其需要父亲的关爱。男孩需要父亲关爱的第一层意思是:男孩需要父亲出现在家中,男孩需要父亲给予他时间。第二层意思是:父亲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在家中实行他的影响力。第三层意思是:在孩子受到外部世界伤害的时候,父亲应给予孩子持续的心灵支持。       3-5岁时期  阿帽是个小男孩,两岁多,他在确立了初步的自我的概念之后,紧接着开始对性别有了理解。但是,这是懵懵懂懂的。   一次在幼儿园,教形体的年轻女老师问阿帽:“我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阿帽回答。 “啊?我这么温柔美丽,我怎么会是男的?”形体老师不理解地对阿帽说。   过了几个月,当形体老师再次问阿帽“我是男的,还是女的”的时候,阿帽已经对性别有了理解了,他正确地回答道:“彭老师是女的。”   差不多3岁的时候,阿帽对男女区分准确了,这个时候,他小脑袋中对女孩的兴趣也日渐增强:“女孩子是怎么尿尿的?”“女孩子尿尿的地方跟我们男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等等。     3—5岁是男孩性别生成的时期,这个时期,他开始与母亲渐渐地拉开距离,在这之前的婴儿期和学步期,小小的男孩完全沐浴在母亲温柔的目光下,而这时,小男孩内在的发展冲动推动着他离开母亲的怀抱,跨过一座并不平稳的桥梁,去投向父亲的世界。   男孩3—5岁时所要跨过的这座桥梁,并不是每一位男孩都能顺利跨过的。这个时期,父亲的“在场”能使男孩的男性身份得以确立。   这个时期,父母的首要职责是:   1.母亲应多鼓励小男孩多与父亲在一起;妻子应鼓励丈夫平衡家庭和职业的关系,给孩子和家庭留出时间;   2.父亲应更多地与小男孩玩耍游戏;   3.父母共同帮助小男孩确立男性身份和使命,告诉小男孩当男人意味着什么。     然而,现代生活中充满着“40秒父亲”,在美国和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父亲与子女之间沟通所花的时间为平均每天40秒。另外,还有非常多单亲家庭的男孩,他们更少机会近距离模仿男人举手投足的样子和男人的思维习惯。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男孩的幼年,父母离婚会对男孩的心灵造成这么大的伤害的原因了,这也能解释同性恋如此普遍的原因了。在小男孩经历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心灵危机时,父母的离异和父亲的忙碌使得小男孩在生活中缺乏积极的男性影响。         青春期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都同样经历情感的“跌宕起伏”和荷尔蒙的急速增长。这个时期,父母若离婚,男孩心灵所承受的痛苦比任何时期都要剧烈。男孩在成年之前的最后阶段,需要度过难关的信心,同时,男孩需要学习成为一位健康的成年男子的礼仪、行事为人的作风等等。如果这个时期男孩子的父母离婚,他在生活中缺少一位男性的榜样,那么,单亲家庭的男孩在成年之前的发展将会比完整家庭的男孩艰巨很多。  这是杜博士自己经历青春期风暴的故事:   在度过了一个幸福安全的童年之后,我进了初中读书,我几次受到比我大的学生的打骂。我记得有一天哭着回到家里,起因是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说了侮辱我的话,我陷入了一场信心危机,是我爸爸帮我渡过了这一关口。看到这么多的孩子面临着我经历过的同样压力,我经常对中学的孩子们说,只要他们能度过13岁和14岁的关口,那么他们就能对付以后一生中经历的任何困难。当然我说这话只是带着开玩笑的口气。     前几日,有一位母亲来找我,他们14岁的男孩想自杀,他在学校被人嘲笑,因为他的动作有点卡通化。   面对外部的压力,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手足无措,这时,父亲,你在哪里?你是否像杜博士的父亲那样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青春期的孩子而放弃即将成功的事业而回到家中?   父亲们,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因你的“在家”而像幼儿那样手舞足蹈,但他会因你的“在家”而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从而度过青春期的“疾风苦雨”。   父亲,伸出你的手来,在你的男孩成年之前,帮助他、疼爱他、管教他、引导他,他会长成一个健康的男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男孩成长,父亲一定不能缺位continue reading →

向南丁格尔学习专业服务:从贵族少女到“提灯天使”

她是无数伤病员眼中的“天使”。夜晚,她提着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逐床查看病情。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儿,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设立于1912年,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创始人南丁格尔。 别样心愿 1820年,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经常举办慈善活动,博爱、奉献的精神就此扎根于她幼小的心灵。南丁格尔的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此外还研习古典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等学科,并擅长音乐与绘画,也给南丁格尔很多熏陶。 南丁格尔锦衣玉食,与英国贵妇人出入于上流社会的舞会、沙龙。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她感到满足。南丁格尔喜欢小动物,并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南丁格尔家所住的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零。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南丁格尔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去消夏避暑时,她开始去帮助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从母亲那里要来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找到使命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繁,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可是,正当妙龄的南丁格尔却越来越关注医院和护理工作。在南丁格尔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不是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南丁格尔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南丁格尔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她一直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1837年2月7日,南丁格尔在日记中记录,她终于找到了毕生的使命,那就是奉献终生、服务有需要的病人。此后她毅然放弃贵族生活,深入劳苦大众中服务。她在后来回忆到:“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使命的召唤,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英国当时护理事业落后,南丁格尔很快就意识到,她必须要接受职业培训。1852年南丁格尔前往德国莱茵河畔凯撒沃兹接受护理培训,之后在法国巴黎慈善修女会医院担任志愿护士。 壁影之吻 1853年,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南丁格尔奉命带领38名护士长途跋涉,奔赴斯库塔里战地医院服务伤员。但英军漠视战士的生命,导致医疗系统落后,管理混乱,战争前期伤兵死亡率竟高达百分之五十左右。南丁格尔与同工不畏艰难,积极与军官交涉,要求改善伤兵的生活环境,并提供伤员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经过不懈努力,医院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南丁格尔在医院尽职尽责地工作,她出资为伤兵购买了一万件衬衫,建立洗衣房以及添置不少日用品。她经常每天工作二十多个小时照顾伤员,她对他们体贴入微,为他们做可口的营养餐,以增加其抵抗力。她还为临终的伤员祈祷,帮助他们写遗书,给予他们在人世最后的慰藉。 南丁格尔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天往往工作20 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 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儿,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壁影之吻”。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在南丁格尔与同工的合作下,伤员死亡率逐步降低,“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时(1856年)下降到百分之二。为表彰南丁格尔的贡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特地赠送她一枚精美的宝石胸章,上面镌刻着摘自圣经中的一句经文:“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在随附的信件中女王写道:“在充满血腥的战争中,你表现了崇高的牺牲精神。这枚胸章的花色和形状,正足以表达我真诚的祝福,以及对你崇高事业的推崇。” 南丁格尔一生未婚,她曾给志同道合并向她求婚的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此外她还设立南丁格尔基金会、改良英国的公共卫生制度,并参与了国际红十字的发起工作等等。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安息,享年90岁。 为了纪念她的成就,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倡议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英国女诗人安妮•马修森在《南丁格尔传》里称:“就其一生来看,信仰是她生命的内核,深邃而宁和,是她悲天悯人超然于世、压抑世俗之激情的根由,没有信仰的支持,她的才智和敏锐就会失去救赎的光芒和最为根本的怜恤慈爱。”一篇文章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一所父母学院,帮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详情请登录:v.rootedu.com【根基成长教育】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王老师1860193659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向南丁格尔学习专业服务:从贵族少女到“提灯天使”continue reading →

放风筝的启示:和教养孩子如此相似!

编者语:“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日子,加上适逢节假日,不妨带上孩子去放放风筝,对你和孩子都是最好不过的休整。不仅可以收获心情的放松和孩子的欢呼雀跃,放风筝的闲暇时光,相信也会给你很多思考和启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父亲带上孩子一起来到公园的草地上放风筝。孩子很喜欢放风筝,一开始就争着自己来放,结果努力了很久,每次都以风筝栽向地面而告终。   现在轮到父亲显身手了,父亲仔细地辨别风向,然后顺着风跑了起来,边跑边一点点放出手中的线。风筝越飞越高,在蓝天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父亲专注地盯着那个黑点,有时放点线,有时又收点线,父亲的表情中满是轻松和喜悦。     教养孩子和放风筝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放风筝,我们也可以悟出一些教子之道来。     1.风筝总是要投入蓝天的怀抱,而不是在人的怀抱。做父母的要有放飞孩子的胸怀,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产。我们要做的是从小训练孩子承担责任,预备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合格公民。   2.父母尊重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把责任交给孩子(无论何时,只要孩子能做)。如果父母总是替他们完成,其实是在折断孩子的双翼。   3.风筝总是想挣脱绳子的束缚,但是如果没有约束的自由将是风筝的灾难。对孩子的管教不是约束,而是保护;不是惩罚,而是爱。   4.就像放风筝需要识别风向,父母总是要谨慎地辨别进入孩子头脑中的思想。人是思想的产物,我们的头脑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有经验的父母总是谨慎为孩子选择图书、影像、电视节目和网站等资源。     5.风筝刚放的时候,你的线不能放得太长。孩子太小的时候,你不能给孩子太大的空间。随着孩子的成长,透过孩子的良好表现,你可以决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慢慢的,你的线越放越长,你的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6.把心放在孩子的身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他会遇见顺风,有时会遇见逆风,父母需要随时了解孩子内心的风暴,以帮助孩子学习处理成长中的挑战。     7.开始放风筝,总是很辛苦,但是当你坚持帮助你的孩子承担责任,你的短期痛苦将换来长久的轻松和喜悦。     选择一个风和丽日的日子,携手孩子一起去放飞风筝吧!   图片:《追风筝的人》剧照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一篇文章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一所父母学院, 帮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 详情请登录:v.rootedu.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放风筝的启示:和教养孩子如此相似!continue reading →

亲子沟通秘诀:每天问孩子这样3个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不能缺位”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同和接受,但苦于工作忙碌,常常身不由己,父亲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还是少得可怜。如何来协调这样的矛盾呢?   一位很有智慧的父亲,虽然每日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很短,但他能够通过和孩子短暂的交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并给与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影响。他交流的秘诀是:每天问孩子三个问题:   1.你今天感觉怎么样? 2.今天有什么收获? 3.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背后其实蕴藏了很大的学问:   第一个问题,“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或“你今天开心吗?”表明了对孩子的关注和接纳。   当孩子描述今天的感受时,父母需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孩子开心的事情,父亲和孩子一起开心;孩子难过的事情,父亲也感同身受,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这样,父亲和孩子的心被拉近了。在这样的亲密关系里面,孩子获得很大的安全感,也愿意敞开心扉,帮助孩子在爱里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个问题,“今天有什么收获?”或“今天有哪些进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孩子分享收获的过程中,父亲可以对孩子的品格进行正向的鼓励,孩子会渐渐明白哪些努力是真正有价值的。如果此时孩子分享的是一些负面的经历,父亲也有机会帮助孩子明白:这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机会,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人生不是要逃避痛苦,有些痛苦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第三个问题,“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则是告诉孩子:爸爸是随时的帮助!对于孩子无力承担的事情,错误的做法是把孩子推出去,以为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帮助孩子很快自立。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伤害,这些负面的记忆会使孩子生活在恐惧里,并因此心门紧闭。   孩子的勇气、胆识和力量感,都是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的关系中产生的。所以,当孩子无力面对时,请你,父亲或母亲,为他(她)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花时间陪伴孩子,要特别注重时间的“质量”。忙碌的父亲们,如果你出差,也可以给孩子打个电话,用心和孩子沟通。等到孩子成年以后,愿他(她)能回忆起儿时和父亲度过的无比美好的时光。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一篇文章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一所父母学院, 帮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 详情请登录:v.rootedu.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亲子沟通秘诀:每天问孩子这样3个问题continue reading →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学业、事业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我相信,如果从自我中心出发来寻找什么是成功,是找不到答案的。   在深蓝色的天幕下,老狮子王慈爱的眼睛注视着小狮子,“我会指引你的方向。” ——《狮子王》     每一个父母都渴望孩子成功,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都以成功为目标,如果设定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也是一个父亲,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际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否定。   这个父亲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在他的执教生涯里,他所在的学校高考升学率年年第一。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遍布全国,真是桃李满天下。而这些还不是这位校长最得意的教育成果,最令人骄傲的是他自己的孩子。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他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在大家的眼中,这位校长的孩子非常成功,校长本人也常常举办讲座,给大家分享如何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   然而,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校长在几年前罹患绝症,随着时间的过去,身体越来越衰弱,同时校长的心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不是担心生命即将结束,而是他渴望孩子能够回来看望一下他。然而,盼望越来越渺茫,孩子只是在国外打电话问候,每次都说等到忙完了再回来看父亲。   校长终于没有等到忙碌的孩子回来看他。在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老师们说:“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我培养了一个学业、事业都成功的孩子,却没有给他一个爱人的灵魂。”   如果学业、事业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我相信如果从自我中心出发来寻找什么是成功,是找不到答案的。电影《狮子王》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小狮子王在前途迷茫的时候,他来到旷野,眼睛注视着星空。他父亲的慈爱脸庞在星空中出现了,父亲告诉他:“我一直在看着你,并会给你指引方向。”   所以,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个老父亲,你有很多很多的孩子,他们在一起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得幸福,这就是你的心愿,为了达成你的心愿,你会如何引导这些孩子?   你会让孩子明白,他们不是孤独地生活,而是一个大家庭,彼此相爱是这个家庭的生活原则。   那些明白父亲的心愿,并心怀使命,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其他兄弟姐妹生活得幸福的人,他使父亲的心何等喜悦!   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被赋予一些资源,所以他们需要精心管理,就好像一个忠心良善的管家,让这些资源不被浪费,被使用得最好。   在这个家庭里,有的人强壮一些,有的人软弱一些,但强壮的不是为自己生活得更好,而是愿意帮助那些软弱的。   每一个孩子需要把父亲赋予的才干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有益于整个大家庭的生活。   ……   一个孩子的成功是从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的角度来定义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呢?让我们用三个单词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1.Mission 承接使命。帮助我们的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桎梏,立定心志愿意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你的孩子将会有使命感,这样的孩子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 2.Character 塑造品格。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能够做一个忠心的管家,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发挥到极致。   3.Service 服务他人。一个愿意谦卑服务他人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绝对是个祝福,他的能力越大,给他人带来的福祉越大。   如果你认同这是真正的成功,那么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目标。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你无法做到慷慨无私地将自己的孩子奉献给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很多的时候并不可爱,并且这样付出的人很少。   我很愿意成为你的伙伴,一起同行,培养出真正成功的下一代。然而,在出发之前,你需要有一个坚定信念,就像小狮子仰望星空一样,确信父亲在天上注视着他,并会帮助他成功。 刘煜/插画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一篇文章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一所父母学院, 帮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 详情请登录:v.rootedu.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注明作者名,并且不得对原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成功?continue reading →

从“杯子人生”到“管道人生”

除去焦虑,带着信心和盼望,去爱和牧养孩子是不是很难?耐心很快被耗尽?恩典再也给不出去?……   原因是,你过的是“杯子”人生,而不是“管道”人生。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杯子”一样的人生。杯子可以代表人的心,里面装着“爱”,于是矛盾出现了:   你的杯子里,到底有多少爱可以给出去? 你给出去一些,你就减少一些,你还愿意给吗? 如果出于责任不得不给,那最后有一天杯子空了,你会怎么办?   杯子的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无论你怎样精于呵护,要么你会变成一个很自私的人,“我的爱谁也不给!”这样虽然杯子里面不会空,但里面的水会逐渐变质,直到腐坏。   要么你不断给予,你的杯子早晚会空掉,空了的杯子使人变成另一个消极的角色,叫做“受害者”。受害者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最可怜,最倒霉,给出去很多爱,却没有得到回报和滋润。   杯子的人生在“自私”和“受害者”之间苦苦挣扎。为了避免变成受害者,不得不非常细心地呵护自己杯子里的水,每次给出去一点,都小心翼翼,而且如果有机会,就会从别人那里要一点点,免得自己的杯子空掉。如果付出很多,但没有得到回报,就会失掉平安的心。   第二种人生,是把“杯子”的人生变成“管道”的人生。杯子的底部被打通,有活水和爱的源泉不断流进来,这样杯子里的水,就可以不断和别人分享。   这样的人生也有几个特点:   活水源头不断供应,自己会不断地被滋润,心常常在爱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样的活水可以保持新鲜清澈,不会腐坏; 活水永远不会干涸,所以杯子里的水永远用不完,可以慷慨地分享。   你要选择哪类人生?如何才能活出“管道人生”的境界?“管道人生”不是我们的天性,但却可以学习和操练。   管道人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必须找到一个爱的源头。孩童时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爱;成人后,我们也会从挚友那里得到一些爱;更有古今中外的伟大先贤,从信仰中寻得伟大的爱。   最早来到中国的一位宣教士戴德生曾说:“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性命,绝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能够为了别人,宁愿舍弃自己的财富和生命?   特蕾莎修女终其一生在印度帮助那些穷苦的人,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又是什么力量支持她能够不求任何回报,舍己地去爱那些穷苦的人?让我们停下脚步,认真想一想。我们是愿意继续去过一个不断索取,不断去要的人生,还是愿意去过学习给予,心里充满爱的人生?请来寻找那一个爱的源头吧,因为我们相信,“寻找的必寻见”。   管道人生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肯付出。虽然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流进来,但如果你不肯给出去,那就会成为一个死结,仍然无法变成祝福的管道。   在巴勒斯坦地区有两片海域:一片叫加利利海,另一片叫死海。这两片海域来自同一个源头:约旦河。但是,这两片海域的景象却截然不同。加利利海是一片活水,水面波光粼粼,沿岸绿意盎然,鱼儿在清澈的水中嬉戏,鸟儿在枝头呢喃。人们在靠海边的岸上建起住宅和别墅,过着快乐的日子。   而死海,却是一片死水,由于水中的盐分浓度大,没有鱼儿和其他生物能生存,死海两岸荒芜,寸草不生,加之周围几乎没有居民,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同一个源头的两片海域,为什么有如此天壤之别呢?原来,加利利海在接受了约旦河的水之后,从不留下河水,而是让流进的每滴水又流了出去。而死海在接受了约旦河的水之后,却为自己保留了河水,永不让一滴水外流。结果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海”。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一篇文章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一所父母学院, 帮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 详情请登录:v.rootedu.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根基文章,如果喜欢想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并注明作者名,以示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从“杯子人生”到“管道人生”continue reading →

孩子如何才能有真正的感恩心?

罗坚,《亲子根基》执行主编     《幸福家庭的十块基石》作者吉姆·伯恩斯在书中讲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一天,吉姆82岁高龄的父亲来到他家。当他们坐在院子里享受加利福尼亚落日的余晖时,他问道:“爸爸,你还记得我12岁那年参加的那场小学生全明星赛吗?” “哦,当然记得。你被三振出局,导致全队输掉了比赛。”他笑了。 那场比赛过去34年了,吉姆仍感到泪水充满了双眼。“爸爸,谢谢你当时对我的接纳。我都被三振出局了,你还说你爱我,你为我感到骄傲。” 这回轮到吉姆的爸爸热泪盈眶了:“我一直都以你为骄傲。” “谢谢你,爸爸。你知道吗,你当时这个举动对我多么重要,我觉得就是尽我全部努力都无法回报你的爱。”吉姆将老父拥在怀里。 无法回报的感恩之心,让吉姆的一生成为一个祝福他人的人,他和他的妻子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破裂的家庭重新回复美好的关系。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 恩典原则 感恩,感什么恩?一个孩子的发问让我们深思。情景是这样的: 一位妈妈在为孩子操办一个盛大的生日派对后,孩子却不领情,直埋怨妈妈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妈妈觉得很伤心,问自己的孩子: “妈妈花这么多钱和精力筹办这个生日晚会,你有没有感恩的心?” 孩子说:“你办得好,当然我会感恩,但是你没有办好,我为什么要感恩。” “就算你不满意,但是妈妈这么辛苦,你就没有一点感恩之情吗?” “我不觉得这很辛苦啊,为什么要感恩?” “这个不辛苦,但是妈妈生你,就不值得你感恩吗?” “你们结婚生我,不是为自己也开心吗,我为什么要感恩?” 妈妈语塞,哭了起来。 所以,感恩,感什么恩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当恩仅是施恩者的责任,或者是施恩者本来就有所图,受恩者就认为这是应该得到的东西,就像上面的情景,所以受恩者很难有感恩的意识,因为他总觉得那是你的责任,甚至你还有自我考虑的成分。 只有当恩是恩典的时候,才能激发受恩典的人感恩之情。什么是恩典?就是你不配有的,但是我依然给你。就像吉姆的父亲,当吉姆出现失误导致比赛失败后,依常人看来,吉姆不配得肯定,他应该得到批评和惩罚,但是他的父亲却给了他接纳,肯定和赞赏。 这就是感恩教育中的秘密,只有当我们将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不求任何回应,并且在孩子失败的时候,依然爱他,才会成为一个恩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界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领域。每个父母和老师都要问下自己:我在和孩子的关系当中,是否种下的是恩典,或者只是一份责任? 2. 榜样原则 如果教导者没有榜样,那么所教导的东西会被立即否定。衡量一个人是否感恩,最重要的标志不是看他的回报,而是看他是否为生活感到满足。 行为动力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去爱别人,有三个基本的动机:交换式,责任式和分享式。交换式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付出爱后是否能得到回报,如果得不到回报,就不会再付出去。责任式有不得不为的心态,施者和受者都觉得很累。唯有分享式是爱的最好动机,施者自己被爱,然后将爱和他人分享。因为自己有爱,并渴望分享,所以,他对接受者一无所求。 每个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好好想想:你有被爱吗?你因为被爱而感恩吗? 3. 守候原则 既然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恩典,那么我们就坚信会收获感恩。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没有表现出感恩,不要着急,也不要去催逼。古犹太国所罗门王有一句美丽的诗篇帮助我们明白守候的原则: 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 嘱咐你们, 不要惊动, 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 等他自己情愿。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送给童年最美礼物,每个孩子值得拥有! 树墩子神奇世界是中国第一套针对儿童品格成长的家庭教育产品。传金,传银,不如传品格!为帮助父母们教导下一代品格,北京根基成长教育机构推出两款优选组合:传家宝幼儿包(2-6岁)和传家宝儿童包(5-10岁)。详情请访问rootedu.taobao.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文章版权声明:根基成长教育微信平台上的文章版权为北京根基成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盈利或非盈利组织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使用。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img "http:src="/wp-content/uploads/2020/03/beepress3-1585136812.gif" alt="孩子如何才能有真正的感恩心?" title="孩子如何才能有真正的感恩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孩子如何才能有真正的感恩心?continue reading →

你把孩子带入哪个世界?

我们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重表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以表现和成绩为衡量标准,有的人可以得到赞赏,有的人却得不到,因为后者的表现不那么突出;另一个世界是重品格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成功与先天条件没有关系,人人全力以赴都可以得到高分。以打篮球为例,在重表现的世界,姚明可以得高分,一个普通的男孩儿不能;但在重品格的世界,这个男孩儿可以因他的坚忍不拔、团结协作、永不放弃得到和姚明一样的高分。 我们赞赏孩子,目的是要把他带到品格的世界。孩子因他的态度和品格得到赞赏,无论他得了一百分还是五十分。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父母常常脱口而出“你真棒!”小心,这三个字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你欣赏的是他的表现和行为,而不是他的为人和品格。如果,你一直只在意孩子的表现和行为,那么总有一天,当孩子认为自己的表现无法让你满意时,他就可能逃跑、反抗或放弃努力。 别把赞赏变操纵 赞赏的基础是对孩子生命的本身保持敬重。父母成长小组里有一位妈妈,她的孩子是自闭症患儿,18岁了仍不能生活自理。在旁人的眼中看来,这样的孩子有可赞赏的地方吗?有,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而是因为他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孩子来到世界之前,有几十、几百亿人存在过;这个孩子离开后,这个世界也有几十、几百亿人存在。可是无论有多少人,这个孩子只有一个,不会有另外一个人和他一样。这样一个奇妙的生命,你与他相逢,这个生命本身就值得敬重。 每个生命都需要联接、被欣赏,觉得自己有价值。赞赏建立在接纳的基础上。没有接纳,赞赏容易变成操纵。在告诉孩子“我欣赏你”之前,你要告诉他:“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有价值的。”父母绝对不能对孩子说:“你值得我赞赏吗?”我们赞赏孩子,是因着他生命的独一无二性。父母也要尽量少说“你真棒!”这三个字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就是你欣赏的是他的表现和行为,而不是他的为人和品格。 赞赏的四个误区 孩子兴冲冲地拿回家一张一百分的试卷,父母的表现容易陷入以下四个误区: 忽略型“你们班有多少人考一百分?啊,那么多?那还有啥可高兴的!”这样的情境下,孩子的情绪没有被认同就被忽略掉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高峰体验,当他成功时,他需要有人与他分享喜悦,可如果父母总是忽略他的情绪,会造成他成功动力缺失,以后他可能会觉得干什么都“没劲”了。 压力型 “考了一百分啊,真棒!好好努力,争取下次还得一百分!”这种情境下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分数,没有关注孩子的态度;父母只希望下回还看到一百分的卷子,却不在乎孩子的品格成长。所以下回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他可能就不会告诉你,因为他知道你爱的是一百分。 依赖型 “考得真棒!想要什么奖励?”现在有好些孩子不愿意学习,其实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里面都有对奇妙世界探索的激情,但父母如果不断对孩子施以物质刺激,会使他里面的动力消退。他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要什么,当他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不愿意学了。 操纵型 “宝贝,我知道你最让我脸上有光了,下回还考个一百分让大家看看好不好?”这样的赞赏后面跟着一个满足自我的指令。也许孩子在起初被操纵,但随着他长大,他会说:“你想让我干什么直说!”或者:“我不愿意!”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被操纵。 赞赏三步曲 一,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认同他的情绪,他开心你也跟着他一起开心。“哇!太让人兴奋了!” 二,欣赏态度,归纳品格,不要停留在成绩上。(宝贝,这次考试你十分细心,平时上课听讲你很专注,你也很诚实,不回头看别人的卷子) 三,向他表达无条件的爱。(我爱你与你考一百分没有任何关系,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人。) 这样的赞赏,使孩子的成就感被满足,因为得到了你对他情绪的认同;被引导向品格方面发展,下回就算他考了70分,只要尽力了,他知道你也会赞赏他;孩子明白你爱他与他的表现无关,他收获的是安全感。 好的赞赏把孩子带到品格世界,像阳光一样照耀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不需要不断用表现来取悦父母,而是努力成为有品格的人,来回应父母的赞赏。 别给孩子“下桩子” 有一位马戏团的训象师,他把几吨重的大象随随便便地拴在一个小木桩子上,令一位过客看了大为诧异,不禁问训象师:“这么小的桩子怎么能拴住这么大的象?”训象师笑着向他解释说:“这头象从出生时我就用这个桩子拴住它,它拼命挣也挣不脱,这个印象长久地留在它的脑海里,等它长大了仍然认为不可能挣脱这个桩子,所以就不再做尝试了。” 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常常说一些论断孩子的话,给孩子“下桩子”?要注意,你的舌头很有力量,你的论断可能影响孩子一生。有位女士从不穿裙子,缘于她小时候一位长辈无意中笑着说:“你的小腿这么难看,怎么还穿裙子!”可是我们如果已经给孩子下了“桩子”,该如何拔掉呢?首先要谦卑认错,告诉孩子“我以前说的不对,向你道歉”;减弱负面、淡化弱点;强化优点,对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表示鼓励欣赏。这样逐渐帮助孩子脱离被束缚的“桩子”。 父母不要进入完美主义,学会欣赏孩子每一天的进步,而不是希望看到一个完美的孩子。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完美,我们自己也是,怎能要求孩子完美?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赞赏小帖士: 1, 赞赏男孩儿以力量为中心,比如坚定、勇敢、果断;赞赏女孩以温柔安静为中心,如善良、单纯、善解人意。赞赏以性别加以区分,会使孩子发展出其性别该有的气质。 2, 建立新的家庭习惯。优点轰炸会,每周一次,餐桌围坐,从一个人开始,大家轮流对他赞赏与感谢。坚持下来,家庭气氛一定会发生改变,从指责、抱怨到充满爱、肯定与赞赏。 3,每晚临睡前,告诉配偶欣赏对方的二十个优点,开始也许你不大习惯,但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与配偶之间的关系会从冷漠变为亲密。   感谢订阅"根基成长教育"! 每天为您精选亲子教育或婚姻家庭等精彩文章 公众号:“Rootedu”或“根基成长教育”   送给童年最美礼物,每个孩子值得拥有! 树墩子神奇世界是中国第一套针对儿童品格成长的家庭教育产品。传金,传银,不如传品格!为帮助父母们教导下一代品格,北京根基成长教育机构推出两款优选组合:传家宝幼儿包(2-6岁)和传家宝儿童包(5-10岁)。详情请访问rootedu.taobao.com 【根基成长教育】   专注儿童品格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使命: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有品格根基的下一代。 我们的愿景:让中国每一个家庭成为品格学校,让每一个儿童在12岁时获得人生最重要的证书——品格证书。 我们的策略:通过与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各类儿童教育中心合作,为父母提供系列的成长课程,为3-12岁儿童提供图书,影像,音乐等品格教育资源和活动,为社区提供打开家门嘉年华方案。咨询电话:于老师13581998113;谢老师13811126469;赵老师 13718580547。   文章版权声明:根基成长教育微信平台上的文章版权为北京根基成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盈利或非盈利组织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使用。 阅读原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你把孩子带入哪个世界?continue reading →